产品工作节奏运营规划方向指南公式

今天看黄有璨老师的《运营之光》,其中有一点,看了非常有感触。
老师说这一点是本书中最具有技术含量的一节,我通读完全书,我觉得确实是这样。
这点几乎概括了大部分产品的运营工作节奏,对产品运营有方向性指导建议。
老师说,大部分的产品的运营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别评估,最后把三个维度下分别评估得的结论汇总到一起,就可以得到一个指导性的方向。
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商业逻辑、典型用户行为频次、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而形成某种关系?
这三个维度是什么意思呢?下面我来简单说一说。
一、商业逻辑
商业逻辑啊,简单的理解就是怎么变现,怎么赚到钱。
这里的商业逻辑,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的变现模式。
第1种是直接卖产品或者服务变现。
第2种是免费+增值服务来变现。
第3种免费+数据/l流量变现。
这三种变现方式呢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非常常见,特别是第1种卖产品或者服务的变现方式。
第2种前期先免费,后面再做增值服务的这种变现方式,常见的是软件工具,免费的范围哪些,付费的范围哪些,如果需要付费功能,就需要升级会员,比如石墨、印象笔记。
第3种变现方式更容易理解了,比如公众号免费看,中间植入广告,通过广告进行变现。
写到大这里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,你现在做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变现呢?你的商业逻辑又是什么啊?
二、典型用户行为频次
那下面再来说一下 典型用户行为频次,那典型用户行为频次分为三类:一次性使用产品、中频使用产品、高频使用产品
比如说婚庆服务、殡葬服务等这种的这种服务是一次性的使用的产品,服务的费用是比较高,没有回头客,利润高。
汽车保险、汽车养护、开锁……这些产品,价格也相对来说比较高,属于中频使用产品,要赚到钱的首要重点就是,需要让用户快速找到你。
而吃喝拉撒学习等等,这些都是高频使用的产品,最重要的是让用户用了你的产品后上瘾,有依赖,利润不高,但是细水长流。
三、用户是否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
很简单,就是有和没有,没有的意思就是,卖方和卖方一对一的进行沟通,买方和买方之间无法沟通,信息是不流通的。有的意思就是用户通过产品进行连接,比如相亲软件、社群平台等等。
那知道了这三个维度,有什么用呢?
知道了这三个维度真的很有用,所有的产品,当前什么状态,都可以往这个公司里面套,我们就知道怎么去定价,用户怎么来,要用什么方式进行推广和运营,怎么去变现,这样我们做项目是不是更有方向和目标了呢?
举个例子。
我以前所在的那家p2p公司,就是不断写免费的金融类的文章,圈了一堆粉丝,通过推荐p2p的方式赚钱,后面p2p倒了,又通过卖保险的方式赚钱,它的商业逻辑是典型的第三类,免费+流量/数据变现,然后用户之间无法进行连接和沟通,用户使用它的频次又极高,基本上是每天看。
如果你还没明白过来,随便拿身边的一个产品,进行对号入座这个公式,操练一遍就明白这个公式的魅力。
581